羽羽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 食为民本(第1页)

此时的锦衣卫还是能用的,还是太宗时期留下的老底子在,所以一些情报上的事情还是值得信赖的,全不是后面的锦衣卫,被东厂压着,除了内争,外战能力几乎退化完了。

这不,于谦的消息,一日一报,可以让朱祁镇随时可以看到这几日间于谦的所作所为以及河南灾情的处理情况。

所谓旱灾,其实并不是后世所以为的,天不下雨,赤地千里,水流干涸等,而是从正月份到五月份,如果没有下雨,或者雨量稀少,这就是旱情,旱灾了;可要是到了七月份还没下雨,那就是大旱无疑了。

要知道,这一段时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间段,一个冬天过去家中存粮,已经见底,而天不下雨,小麦等粮食就会减产,甚至是绝收,如果老天爷再狠狠心,马上要收割的时候,连着来几场暴雨,那就不是绝收了,那是要绝户的。所以在中国“风调雨顺”

这四个字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成语,还是无数百姓以命祈活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在今后一百多年里怕是很难实现了,因为史载的一场小冰河时期,会在几十年后来临,持续一百余年,而这一百余年间,中华大地是英雄们的功勋地,枭雄们的狩猎场,恶魔们的血食池。

而如果到了七月份还不下雨,在严重缺水的境地之下,秋粮怕是也会绝收。

而就是这样的大旱,也绝做不到,水井干枯,赤地千里,河流断流,

但是就是这样,人就受不住了,或者说地受不住了,灌溉,一词说的就是浇灌土地,需要的是大量的水,而大量的水是需要循环补充的,不下雨,就相当于从源头掐断了水源的补充源头,而秧苗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却没了水,或者缺了水,那么歉收绝收就已经是必然了。

而于谦来到河南之后,先做的并不是赈济,而是想办法将靠水的农田维持住,能多收一斗,便多一斗粮食,就能多活一人,然后于谦便跑遍了所有受灾的县,一个一个视察灾情,回到开封以后,再分派粮食,视灾情轻重定派的多寡。

而且好多次的灾民闹事也都是他不带任何护卫,去说服百姓的。

看到这些情报,朱祁镇不得不感叹,于谦在历史上能够脱颖而出,绝非侥幸。三十多岁的于谦已经开始展露出自身能力了。朱祁镇自问,易地而处,他是根本做不到于谦那样的。

甚至从情报中,朱祁镇都能感受到那些跟着于谦的锦衣卫的变化了。

之前是巡抚于大人,然后是于大人,再然后就变成了于公,甚至这份情报几乎成了于谦的表功文书了。所谓公道自在人心,锦衣卫当年建立的时候,太祖钦定的标准,那必须是良家子弟才有资格进的,到了如今不能说里面没有追逐名利之徒,但是主体还是好的,忠诚度也是很不错的,可正是这样的人最容易被于谦这样的人格魅力感染。

而到了五月之后,朱祁镇就现一个现象,于谦手中没粮了,赈灾粮食派完了。在绝收已成事实之下,十万担粮食如何能够?

朱祁镇也让马顺打听了一下,也的确是最近京师用粮紧张,户部暂时没有余力再往外拿粮食了,一旦无粮,于谦就算是人格魅力点满,那也不可能镇住人心了,所以朱祁镇内心万分焦急,随即向李时勉请假,接着就急急的找太皇太后了。

见过太皇太后之后,朱祁镇将这十几日的密报呈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看了道“身为人君,行事自当光明正大,使用暗间却是有时人君体统了,倒不是说下面人的话和公文都能信,而是这种手段会让你先入为主,以为锦衣卫是对的,须知偏听则暗。你要知道锦衣卫就不会撒谎了?”

朱祁镇闻听此言点头道“是孙儿孟浪了。”

太皇太后接着道“你应知道,能站在你面前的大臣,都是欺君的好手。算了,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悟,你给我看这些是想告诉我,赈灾粮款不够了是吧?”

“孙儿也打听了,京城粮食紧张,是没办法向河南拨付粮食了。”

“那是自然,北地也就是河北和河南算是粮仓,河北河南两地的粮食那是要拨付九边的。如今大灾,京城的粮食定然要先拨付九边,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卖命吧,如此一来,京师,通州的粮仓自然是不能轻动的。”

这点朱祁镇倒也明白,这些粮食就是京师的底气所在,要是京师的粮仓见了底,那比河南遭灾影响更甚。

不过朱祁镇更是郁闷,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北京大范围缺粮的记录,故此有些疑惑道“难道京师如此缺粮?竟是稍有差错就要粮食不继了?”

太皇太后点头“这就是仁宗皇帝一定要迁回南京的缘故。建都北京,粮草从东南而来,平江伯主管漕运,最多的时候一年要运五百万担粮食,而今每年都要运四百万担粮食(石通假字,通“担”

读音也是“dan”

)。这四百万担粮食就是京师的生命线,先不说百姓运河转运之苦,单是说将一国国运寄托在一条运河之上,就有一些太过儿戏了。”

太皇太后不知道,五百年后的184o年,英国舰队在攻打广州无效以后,沿海北上,最后沿长江北上,攻打南京的同时还无意间截断了漕运,然后辫子就光投降了,立马签订了《南京条约》,就是因为将国运寄予一条运河所带来的后果,唯一的命脉被掐断了,饭都快吃不了了,还在乎输赢?这也是一鸦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太皇太后微叹,如今就是想要迁回去也不可能了,毕竟大明太多的财力物力都已经投入其中了,就是政治格局也因为太宗,仁宣三代皇帝而稳定了,一旦再次回迁,那就是一个大动静。

皇帝如今还小,她没有精力,也没有想法弄那么大的动静,再说了,她的丈夫和儿子都葬在北京,她又能去哪里?最后还是要入天寿山的。不过北京依然是行在,而不是京师,这大抵是她最后的倔强了。

也确实如此,北京一直都是行在,太宗皇帝想要迁都北京,可惜反对力量太强,太宗又不想因为这事搞的君臣不和,所以也就没有在这上面计较,但是仍然是将物力人力投入到了北京,并且常年住在这里就不回去,仁宗想要回去,东西都打包好了,结果驾崩了,宣宗不想回去,可是自己的爹都把东西打包好了,自己也不能当上皇帝就把自己爹的政策全部推翻吧,然后就这样拖了下来,也是后来英宗皇帝亲政,这才定北平行在为京师,这才有了后来的北京这个称呼,然后定南京为陪都,毕竟太祖在那里葬着呢,然后明朝就开始了两百年的两京制。

喜欢再启风华请大家收藏再启风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极品老婆

我的极品老婆

一个小小的快递员,身负巨债,却在这个纸醉金迷的都市里坚持着自己内心最初的那份执着和底线。他抛的开物质的欲望,却斩不断感情的千丝万缕。最终在红颜的情愫中苦苦挣扎...

四合院:刘光齐的自赎之路!

四合院:刘光齐的自赎之路!

简介关于四合院刘光齐的自赎之路!想写好四合院小说,你不能光写日常生活,你还要写年代气息,写曹贼精神,写正能量。还有电视里没有的,读者们想看的东西都写出来。这样才能被读者们认同。本文要讲的是刘光齐重生归来,拾遗补憾家长里短的故事。你想看的,这里都有。前世刘海中愧对许多人,但一定对得起刘光齐。而偏偏坑刘海中最狠的就是他刘光齐!这一世刘光齐幡然醒悟后重生归来,会带来什么样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尽情期待!...

蛇后,邪帝又醋了!

蛇后,邪帝又醋了!

某蛇表示,这个男人真不好伺候,胃口倍儿好,一天三顿还不够,还要夜夜加餐!蛇后,邪帝让你回家开饭了,他饿了!蛇后,邪帝让你别烧宫了,他饿了!蛇后,邪帝说有想揍的人他会揍,不过首先得让他填饱肚子啊啊啊啊,不行,她要带球出走!这样下去,她...

爷是病娇,得宠着!

爷是病娇,得宠着!

父亲总是说,徐纺,你怎么不去死呢。因为她6号染色体排列异常,不会饿不会痛,还不会说话。萧轶博士却常说徐纺,你是基因医学的传奇。因为她的视力与听力是正常人类的二十一倍,奔跑弹跳臂力是三十三倍,再生...

悔婚后死对头他后悔莫及

悔婚后死对头他后悔莫及

晋江VIP202444完结总书评数8194当前被收藏数14789营养液数8032文章积分223435792文案秦黛黛身为太墟宗门长女,自幼与天之骄子的岑望定下婚约。十余年间,她听着她的准夫君如何样貌惊人天资无双,如何苍山斩妖昆仑饮酒,修炼数年便抵旁人百年修行,得尽春风意。为配得上这样的郎君,她当了十余年的温婉闺秀。孰料她及笄那日,岑望于众目睽睽之下,看着她摇头本公子不会娶如此平平无奇之人。二人的婚约至此作废。众人都说,秦家大小姐秀外慧中,便是被退婚都淡然处之。只有秦黛黛知晓,自己温婉的皮下还有颗睚眦必报的心。在岑望升境渡劫那日,秦黛黛将极品引雷符偷偷附在他身上,不将他劈得皮开肉绽神魂不稳决不罢休。没想到雷劫失控,威力毁天灭地,竟然将岑望劈成了三岁小孩。更没想到,在被劈成孩童前,这厮拼尽最后一丝灵力,扭头给她下了通感咒。他痛她痛,他死她死,直到他恢复原身,方能解开。秦黛黛于是,秦黛黛开始了养死对头的苦逼生涯。岑望身为神玄宫少宫主,自出生便身怀金丹,实是举世无二的天道宠儿,自然也理所当然地认为,配得上自己的须得是这世间最美最好之女子,绝非那个无趣透顶天资平平的秦大小姐。后来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最后悔的两件事一是去太墟宗退婚二是忘了化为年少版自己时发生的事。以至于当他看着解开通感咒的秦黛黛欢天喜地地和旁人同游四方时,神魂剧痛,险些坠魔,却连个阻挠的身份都没有。内容标签情有独钟天之骄子异闻传说奇谭轻松追爱火葬场主角秦黛黛┃配角岑望┃其它一句话简介天之骄子的打脸日常。立意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作品简评秦黛黛自幼与天之骄子的岑望订有婚约,为与之相配,数年来刻苦修炼学习收敛性情,未曾想岑望对她并无欢喜甚至当众道其平平无奇并退婚,后二人共同经历一桩桩事,岑望逐渐心系黛黛,而黛黛却已对他再无心思本文风格轻松,文笔流畅,剧情紧凑,人物鲜活,值得一读。...

隐婚蜜爱:霍少,离婚吧

隐婚蜜爱:霍少,离婚吧

简介关于隐婚蜜爱霍少,离婚吧一夜荒唐,叶如歌成为了人人羡慕霍太太,而她的丈夫却天天在外沾花惹草,让所有人知道他不爱她她以为捧场一颗真心,终有一天他会回头直到他曾经最爱的白月光再次出现,他说她怀孕了,我们离婚吧。叶如歌笑出泪,只说了一个‘好’后来的后来,她挽着一个男人的手出现,她说霍先生,别来无恙。他偏偏眉眼深情执起她的手如歌,我们复婚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